鄒平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文件
鄒人社發〔2017〕64號
————————————————————
關于轉發《關于實施青年學術
技術帶頭人選拔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鎮(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縣直各單位(部門),各企業:
現將中共濱州市委組織部、濱州市財政局、濱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實施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選拔管理工作的通知》(濱人社字〔2017〕166號)轉發給你們,請各單位按照文件要求認真做好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選拔管理工作,為我縣造就一批學術帶頭人隊伍,推動我縣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鄒平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濱州市委組織部 |
文件 |
濱州市財政局 |
|
濱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濱人社字〔2017〕166號
關于實施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
選拔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縣(區)委組織部,各縣(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北海經濟開發區黨群工作部,市直各部門,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駐濱各單位:
為深入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加快造就重點行業、產業、領域、學科的學術技術帶頭人隊伍,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根據《濱州市實施“渤海英才·海納工程”支持人才創新創業若干規定》,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在全市實施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選拔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管人才原則,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才隊伍建設,遵循專業技術人才發展規律,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和工作目標,堅持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人才工作方針,以提升創新能力為重點,打造一批優勢突出的青年創新團隊,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證。
二、選拔數量及目標
圍繞“兩區兩圈”建設的需要,在全市每年公開選拔100名左右濱州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管理期3年,在管理期內,對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每人每月發放200元人才津貼。通過分批、重點培養,力爭使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盡快進入濱州市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及青年拔尖人才行列,進而成為省內、國內乃至國際各行業學術技術帶頭人。
三、選拔條件
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從全市專業技術人員中選拔,重點在我市工農業生產、教育、醫療衛生、經濟建設一線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中選拔。現在我市企事業單位工作,簽訂5年以上服務合同,受聘2年以上的市外專業技術人員也可按規定申報參加選拔。
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是:
(一)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團結協作意識強;
(二)年富力強,年齡在40周歲以下,具有大學本科(含本科)以上學歷或中級(含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三)在本學科、本領域鉆研較深,能夠主持或參與重要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作,有較突出的業績和一定的影響;
(四)承擔有在研的市級以上(含市級)各類科研項目,或所申報的市級以上(含市級)科研項目已確定立項,或承擔有正在實施的市級以上(含市級)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重大工程項目等。
(五)發展潛力大,創新意識強,通過培養鍛煉,能成為本行業、本領域的拔尖人才;
四、選拔程序和方法
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的推薦工作由各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群工作部及市直主管部門組織實施,采取自下而上逐級推薦的辦法,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專業技術人員向所在單位、社會團體提出申請,組織有關專家評議推薦后,經單位黨組織集體研究,按行政隸屬關系逐級上報。所在單位推薦上報的人選,應公開征求本單位干部職工意見,進行不少于5天的無異議期公示。
(二)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群工作部及市直主管部門對各單位推薦人選提出初審意見,本縣區、主管部門黨組織研究同意后,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經過民主程序,進行評選,確定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名單,報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定。
五、培養措施
(一)建立培訓學習制度。通過承辦省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研修班,定期舉辦專題研修等形式,加大培養力度,強化知識更新,進一步拓寬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視野,增強其專業素養。市委人才辦將每年組織部分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分類進行高端培訓、學術交流和精準培養。對用人單位選派管理期內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到國外進行培訓交流的,市財政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
(二)建立交流學習制度。積極與國內外一流大學、科研機構聯系,充分發揮海外人才工作站的作用。積極創造條件,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多形式、多層次的學術技術交流活動,達到增進了解,相互啟發提高的目的。
(三)建立項目優先和導師制度。對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的科研項目優先立項;支持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利用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開展科技活動;選聘省內外有關知名專家、學者作為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導師,加快提高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學術技術水平和層次。
(四)建立單位重點培養制度。所在單位要給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定位置、壓擔子,每年要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崗位培訓經費和科研補助費,重點安排他們到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第一線,主持或參加重大課題,在實踐中長才干、出成果;要經常了解、關心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的思想、工作和學習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行政事務,保證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
(五)建立支持創業制度。在管理期內,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在履行所聘崗位職責前提下,經所在單位同意,可以兼職到企業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或者離崗創業。離崗期間,按照有關規定保留原單位人事關系和國家規定的基本工資,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
六、管理與考核
(一)建立目標管理制度。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所在單位要建立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培訓進修、科研公關、教學教改等目標規劃及年度計劃,并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備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建立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實績檔案,對其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定期進行考核。
(二)建立聯系制度。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所在單位要加強與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的聯系,定期召開座談會,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對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的管理情況,各縣區、市直主管部門每年向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匯報一次。
(三)建立年度考察制度。在管理期內,對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考察工作每年進行一次,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考察以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為主,同時考察所在單位落實其管理、待遇情況。
(四)要合理使用。要充分發揮其專業特長,盡量減少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的兼職,因工作需要確需兼職的,應征得本人同意,并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備案;應保持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工作的相對穩定,跨縣區、跨系統或調往市外的,應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
(五)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取消“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資格:
1、政治上、經濟上犯有嚴重錯誤的;
2、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3、在工作中因個人責任使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嚴重后果的;
4、由于其他原因不宜繼續作為“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管理的。
七、組織領導
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選拔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選拔管理的組織領導、綜合協調、督促檢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選拔管理的具體實施;市財政局負責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選拔管理的經費保障。各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及時總結、推廣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創新、創業的事跡和風采,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形成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企事業單位用人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青年人才工作格局,為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濱州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中共濱州市委組織部 濱州市財政局
濱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濱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 2017年10月13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