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碩博士、萬名大學生進濱州
鄒平市位于濱州市最南端,東接淄博,西鄰濟南,南依膠濟鐵路,北瀕黃河,濟青高速公路橫穿市境,濟青高鐵在鄒平設站。全市轄11個鎮、5個街道。
當前,鄒平正在深入開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重點打造五大產業集群品牌提升。鋁業、紡織服裝、食品醫藥、裝備制造、鋼鐵冶煉等主導產業不斷壯大,被命名為“中國棉紡織名城”、“中國糖都”和“中國玉米油之鄉”,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鋁業生產基地和棉紡織產業基地,亞洲最大的食用葡萄糖、玉米油、無水葡萄糖、麥芽糊精生產基地,是全省唯一一個以鋁精深加工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魏橋創業集團位列世界500強第273位,西王集團、創新集團位列2019年中國企業500強第379位、427位。目前,鄒平正以全球思維、世界眼光,大力開展產業招商、以商招商,努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開展“智匯鄒平”招才引智活動,加大各類高層次和緊缺急需人才引進力度,實現“借智發展”。
人才新政
人才是第一資源。目前,“富強濱州”建設正實現由“起勢”到“成勢”的跨越,產業結構在優化,發展后勁在增強,為各類人才來濱創新創業、施展才華搭建了舞臺。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特別是2019年提出實施“萬名大學生、千名碩博士進濱州”“雙進”工程,全年引進本科以上大學生1.1萬名,碩博士近1500名,首次實現人才流入流出基本平衡。2020年,市委、市政府又決定實施“百名高端專家、千名碩博士、萬名大學生進濱州”工程,進一步為“富強濱州”建設集聚人才。根據意見內容,凡來濱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將享受全方位政策支持。
①發放生活、租房補助(咨詢電話:0543-2182001)
到我市企業就業(簽訂3年及以上勞動合同,在我市正常繳納社會保險)和首次到我市自主創辦企業(在我市正常繳納社會保險,在企業占股比例不少于30%)、取得學歷和學位的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大學本科生,每月分別給予5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租房補助。經考核認定連續發放3年。對來濱就業創業的大學生,符合條件的可申請入駐人才公寓,享受租金減免有關政策。
②發放購房補助(咨詢電話:0543-2182001)
到我市企業就業(簽訂3年及以上勞動合同,在我市正常繳納社會保險)和首次到我市自主創辦企業(在我市正常繳納社會保險,在企業占股比例不少于30%)、取得學歷和學位的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在濱落戶首次購房(已繳納契稅)的,分別給予20萬元、5萬元購房補助,分三年發放到位。
③發放實訓補助(咨詢電話:0543-2182001)
聚焦產業發展需求,每年組織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大學生到我市企業實訓,實訓期間給予大學生(含校方帶教人員)生活補助每人每月1000元,補貼期限不超過6個月;大學生被實訓企業招用的,按每人20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用工補助。
④發放大學生一次性創業補貼(咨詢電話:0543-4266597)
自2019年6月11日后,首次領取小微企業營業執照,正常經營12個月以上,在創辦企業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大學生(企業法人)可向注冊地人社部門申領一次性創業補貼2萬元;首次領取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正常經營6個月上,以個體工商戶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大學生(法人),可向注冊地人社部門申請一次性創業補貼1萬元。每家企業、每名創業人員只能領取一次。
⑤加大創業金融支持(咨詢電話0543-4264569)
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創辦的小微企業,最高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300萬元(含),按貸款合同簽訂日貸款基礎利率的50%給予同期限最長2年貼息。
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創辦的個體工商戶,最高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15萬元(含),按2年(第1年、第2年)全額貼息執行,對還款積極、帶動就業能力強、創業項目好的借款個人和小微企業,還款后可繼續提供創業貸款擔保和貼息,但累計次數不得超過3次,每次貼息年限最長為2年。
⑥發放創業場所租賃補貼(咨詢電話:0543-2182003)
大學生畢業5年內租用經營場地創業,并且未享受場地租賃費用減免的,給予創業場所租賃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補貼標準為5000元/年。
⑦舉辦創業大賽(咨詢電話:0543-2182003)
每年舉辦全市創新創業大賽,選拔創新創業類人才,對大賽前20名進行獎勵。其中,一等獎3名,各獎勵5萬元;二等獎3名,各獎勵3萬元;三等獎4名,各獎勵1萬元。對前20名獲獎選手協調銀行貸款,給予最高貸款額度50萬元的貼息支持。
⑧加大培訓補助力度(咨詢電話:0543-4369986)
新招聘大學生,自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開展崗前技能培訓,并取得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培訓合格證書的,給予企業按照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分別1000元/人、1100元/人、1200元/人的技能培訓補助。
鄒平市產業集群介紹
高端鋁產業
全市擁有氧化鋁產能800萬噸(占全省的40%、全國的11.4%),電解鋁產能366萬噸(占全省的40.3%、全國的10.4%),鋁深加工能力400萬噸(占全省的37.1%、全國的9.1%),規模以上涉鋁企業達到35家,形成了以魏橋創業集團為龍頭,“熱電—氧化鋁—原鋁—鋁材深加工、新材料”上下游一體化的產業鏈條,是全省唯一一個以鋁精深加工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緊緊圍繞打造“山東鋁業”品牌的戰略部署,讓鋁的基因不斷在鄒平催化聚變,全力打造名副其實的中國“鋁谷”。
紡織服裝產業
我市是全國最大的棉紡織產業基地,被授予“中國棉紡織名城”,棉紡織產業集群被評為中國百佳產業集群。全市規模以上紡織企業28家,擁有紡紗能力700余萬紗錠,年產紗160萬噸、布30億米、服裝1000余萬件、家用紡織品1350萬件(套)。引導企業加快設備升級換代,提高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水平。
食品醫藥產業
全市共有規模以上食品醫藥企業16家,年可加工玉米400萬噸,居全國第一;醫用葡萄糖占全國市場份額超過80%;年產玉米淀粉糖180萬噸、玉米油76萬噸、玉米果糖5萬噸,結晶果糖產量穩居全國第一。擁有西王食品、西王糖業、三星玉米油3家上市公司,先后被命名為“中國糖都”“中國玉米油城”“中國玉米油之鄉”。依托西王集團、三星集團等骨干企業,打造全國最具競爭力的玉米深加工產業基地。
裝備制造產業
全市擁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48家,產品涵蓋半掛車、鐵塔設備、拋丸機械等。開泰集團先后并購了荷蘭愛博特、芬蘭博斯曼等4家國外同行業領先企業,金屬表面拋噴丸處理技術及裝備成果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山東省表面工程裝備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落戶鄒平,全面提升了金屬表面工程裝備智能制造創新能力。
鋼鐵冶煉產業
全國首個“特殊鋼國家標準研發工作站”在西王集團揭牌成立,西王特鋼通過工作站承擔起了特殊鋼國家標準研發和制修訂工作。嚴格落實《山東省先進鋼鐵制造產業基地發展規劃(2018-2025年)》,打造高端裝備用鋼鐵新材料科研中試和深加工基地。